3篇关于强制性安全措施的文章

日期:

?立柱返回后顶板不塌陷,当悬顶超过操作规程要求时,必须停止采煤,采取人工强制顶板放顶或其他措施处理。因此,当23602工作面掘进至12m且掘进过程中采空区局部吊顶大于2×5㎡时,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的要求进行支护加固或必须采用强制屋面的方法。采空区悬顶进行处理。为保证强制顶盖作业时的施工安全,制定以下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

1。采用手动强制屋面法处理吊顶。根据工作面顶板岩石性质,采用电煤钻在工作面顶排采空顶人工钻浅孔并进行爆破。爆破后,屋顶会直接塌陷,破坏了屋顶的完整性,削弱了屋顶的抗塌能力。跌倒强度。

2。钻孔、爆破前,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加固工作面支撑。沿密排边缘每隔6m宜采用一组簇柱。特别是必须铺设密集的柱子和棚子,防止爆破。密集的支撑倒塌,煤矸石滚入工作面。

3。洞口前立起防护柱,随时敲击屋顶,清除悬石。

4。工作面第一次强制加盖时,沿工作面方向自下而上在距密排0.3m的旧空边每隔2m钻一个孔,深度1.5-2m与屋顶成65°角。向左和向右倾斜。

5。发射大炮时,大炮应分组设置,每次设置3个炮眼。炮响后,应下一组。

6。雷管采用煤矿井下允许使用的瞬时雷管。每个炮孔装有雷管1个,每孔装药0.6公斤。炮孔的其余部分必须安装水炮泥,然后用炮泥填充。

7。采用前固定炮方式,串联引爆。连接线采用上拉方式,长度不应小于30m。

8。拍摄前必须严格检查旧空区的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达到1.0﹪及以上时,严禁射击。应采取措施稀释气体浓度。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作业,防止老空区瓦斯浓度升高。当屋顶大面积塌陷时,大量瓦斯就会涌出,导致瓦斯超标,引发瓦斯事故。

9。点火前必须对作业面及旧空区进行喷水、除尘,防止旧空区顶板大面积塌陷造成煤尘事故。

10。放炮时,必须严格执行一发、三检、三人连锁、三霰弹枪安全制度。工作表面在烧制前后必须洒水并扑灭灰尘。

11。进行屋面作业时,作业面内所有无关人员必须撤离警戒线外,并由班组长安排专人站岗。只有屋顶操作人员、班组长和安全监督员留在现场进行现场监督。

12。炮火发射后,烟雾未散、视线不清、顶板不稳等情况下,人员不得进入工作面。符合要求后,班组长和安全督导人员对屋顶状况进行检查。只有确认没有危险之后,才能放下一批人。如有隐患,将及时处理。

13。屋面工作完成后,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开始正常生产。班组长和安全督导员必须认真检查屋面情况,并将情况报告给总工程师,看屋面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必须在刀穿透后再次降低工作面。

14。工作面正常打入时,若吊顶超出操作规程要求,应根据吊顶倾斜长度和初始屋面要求进行局部强制顶盖。

15。强制顶板顶升过程中顶板管理、支护质量、火药管理、通风管理等安全技术措施应当按照该面操作规程执行。

16。打顶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本措施的情况,必须及时采取补充措施。

?当回柱后顶板不塌陷,且悬顶超过作业规程要求时,必须停止采煤,并采取人工强制顶板放顶或其他措施处理。因此,当23602工作面掘进至12m且掘进过程中采空区局部吊顶大于2×5㎡时,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的要求进行支护加固或必须采用强制屋面的方法。采空区悬顶进行处理。为保证强制顶盖作业时的施工安全,制定以下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

1。采用手动强制屋面法处理吊顶。根据工作面顶板岩石性质,采用电煤钻在工作面顶排采空顶人工钻浅孔并进行爆破。爆破后,直接顶板塌陷,破坏顶板的完整性,削弱顶板的抗倒塌能力。跌倒强度。

2。钻孔、爆破前,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加固工作面支撑。沿密排边缘每隔6m宜采用一组簇柱。特别是必须铺设密集的柱子和棚子,防止爆破。密集的支撑倒塌,煤矸石滚入工作面。

3。洞口前立起防护柱,随时敲击屋顶,清除悬石。

4。工作面第一次强制加盖时,沿工作面方向自下而上在距密排0.3m的旧空边每隔2m钻一个孔,深度1.5-2m与屋顶成65°角。向左和向右倾斜。

5。发射大炮时,大炮应分组设置,每次设置3个炮眼。炮响后,应下一组。

6。雷管采用煤矿井下允许使用的瞬时雷管。每个炮孔装有雷管1个,每孔装药0.6公斤。炮孔的其余部分必须安装水炮泥,然后用炮泥填充。

7。采用前固定炮方式,串联引爆。连接线采用上拉方式,长度不应小于30m。

8。拍摄前必须严格检查旧空区的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达到1.0﹪及以上时,严禁射击。应采取措施稀释气体浓度。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作业,防止老空区瓦斯浓度升高。当屋顶大面积塌陷时,大量瓦斯就会涌出,导致瓦斯超标,引发瓦斯事故。

9。点火前必须对作业面及旧空区进行喷水、除尘,防止旧空区顶板大面积塌陷造成煤尘事故。

10。放炮时,必须严格执行一发、三检、三人连锁、三霰弹枪安全制度。工作表面在烧制前后必须洒水并扑灭灰尘。

11。进行屋面作业时,作业面内所有无关人员必须撤离警戒线外,并由班组长安排专人站岗。只有屋顶操作人员、班组长和安全监督员留在现场进行现场监督。

12。炮火发射后,烟雾未散、视线不清、顶板不稳等情况下,人员不得进入工作面。符合要求后,班组长和安全督导人员对屋顶状况进行检查。只有确认没有危险之后,才能放下一批人。如有隐患,将及时处理。

13。屋面工作完成后,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开始正常生产。班组长和安全督导员必须认真检查屋面情况,并将情况报告给总工程师,看屋面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必须在刀穿透后再次降低工作面。

14。工作面正常打入时,若吊顶超出操作规程要求,应根据吊顶倾斜长度和初始屋面要求进行局部强制顶盖。

15。强制顶板顶升过程中顶板管理、支护质量、火药管理、通风管理等安全技术措施应当按照该面操作规程执行。

16。打顶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本措施的情况,必须及时采取补充措施。

【第三部分】机械化采矿强制顶放安全措施

1.成立强制顶顶崩落领导小组

为确保8101眼强制崩落工作安全、顺利实施,矿研究组决定成立强制崩落工作领导小组:

领队:陆毅

副组长:曾泰、李润禄、杨欣、马海林、段仁波、严冬

方成钢孙敦宇

成员:魏家栋、陆秉泰、高亮、高俊珍、杨来石

郭继斌 宋志兴 严旭升 宁丽君 郭瑞红

赵文清 张俊霖 刘玉杰 李浩然 马德福

李富贵秦保国

职责及分工:

1。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强制释放的各项工作。

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完成这项被迫自上而下的工作。

3。综采队负责强制顶放前切断综采工作面及两条巷道巷内所有电源,对强制顶放区支护管道、电缆进行必要的保护,并准备2台水泵在云顺巷。当大量水从屋顶涌出后强制释放时,泵水。

4。综采队负责组织强行顶顶所需人员,负责接收、运输、井下装料、布线以及最后实施爆破等工作。

5。通风部、通风班组负责对强制顶板前的8101回风巷、8101工作面、支架后、第一板区主回风巷进行冲洗,确保巷内粉尘不超标。标准;他们还负责强制顶板前后涉及区域的有害气体监测、爆破时的“一枪三检”,以及从先遣支护地段开始,在回风通道内每隔50米喷洒一次,共计需要三个通道。

6。综合开采小组负责强制顶峰措施的制定和研究检查的实施,生产技术部门负责现场组织协调。

7。强制崩落时,调度室负责安排矿领导及部门人员跟随;负责协调解决强制崩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8。补给站负责组织补给强行放电所需的雷管、炸药、导爆索等物资。

2。项目概况

1。施工概况

为了避免旧顶板初压对8101综采工作面支护造成严重破坏,保证初压期间的安全生产,同时也为了更好地破坏其完整性屋顶的初始压力可以及时下降,减少初始压力步距可以减轻旧屋顶初始压力的巨大荷载。工作面切削范围内布置20个炮眼,进行深孔预裂爆破。

炮孔呈“一”字形排列,距切孔副边2.75米,炮孔间距10m。以26m、29m、32m为一组排列,垂直深度分别为13m、14.5m、16m。炮孔施工采用zl-1200型液压隧道钻机,钻头采用φ95mm合金钢(详见施工图纸)。爆破孔已经完成。

2。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在地面准备好强制爆破所需材料-→下井运输至8101切割孔-→井下装料(PVC管)-→爆破孔装料-→填充爆破泥并密封-→连接线路-→清点工作面待疏散人数-→射击前“一枪三检”-→射击。

3。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

(1)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1。交通路线:

辅助运输巷道-→辅助运输巷道-→北翼集中辅助运输巷道-→8101,倒数第二条调车巷道。

2。安全技术措施

1)电雷管必须安装在专用雷管箱内,由爆破人员自行运输。爆炸物应由爆破人员或其他人员在爆破人员的监督下运输。严禁将电雷管与炸药放在同一个容器内,严禁将爆炸物品放入衣袋中。爆炸物品收到后,应直接送往工作地点,严禁中途停留。

2)炸药、导爆索应采用专用车辆包装运输。要求先卸下炸药和导爆索,最后卸下雷管。同时要求将炸药和导爆索运送到8101环路倒数第二辆调车车上。坑道内,雷管运至8101走廊第二调车坑道,在50m外打包锁好,现场安排专人看管,防止丢失。

3)在放置雷管和炸药之前,首先观察隧道顶板的情况,确保顶板完好无损后再放置雷管和炸药。

4)严禁在交接班时间或进井车辆、人员较多时运输雷管、炸药;车辆入井前必须检查防爆性能和接地性能,确保车辆可靠运行。

(2)井下充注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

1。将PVC管装满药物

1)充电地点:8101环岛底部第一个调车隧道。

2)为了保证起爆,要求每个炮孔内平行布置两根导爆索,并在每个炮孔外预留1米的导爆索进行最终连接。最终确定,32米炮孔单根导爆索长度为38米,29米炮孔单根导爆索长度为35米,26米炮孔单根导爆索长度为35米。米爆破孔为31米。每个炮孔装料系数为0.6,爆破土采用黄粘土。

3)根据预装炮孔的长度,先准备两根相应长度的导爆索,拉成一直线。将准备好的PVC管穿在导爆索上,一根一根地开始装药。每根PVC管的两端需要用透明胶带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炸药掉落。安装好的成品可以按照相同的炮孔长度单独放置,方便安装。

4)装药时,装药人员应轻拿轻放炸药及导爆索,严禁碰撞炸药及导爆索。

5)安装的炸药必须标明长度,并放置平整,不得扭曲。

6)当炸药难以安装时,可以用小刀将炸药卷切开进行安装。

7)剩余炸药、雷管必须及时清点并返回炸药库。

2。安全技术措施

1)在充电场所放置爆炸物前,必须切断爆炸物存放地点300米范围内的所有电源。其他无关人员和车辆严禁进入。

2)要求现场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充电方法进行充电,并由技术部门值班人员负责检查,确保充电质量。

3)安装导爆索时严禁撞击、挤压。需要切割时,只能用锋利的刀切割,切勿用火焚烧。同时,剪断导爆索时,应远离放置炸药的位置;为了防止一米长的导爆索被挤压,要用胶带包裹起来。导爆索的切断端必须用透明胶带包裹,以防止导爆索因进水、受潮而失效。

(3)炮孔装药、连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

1。充电方式

1) 前进3~4米后对工作面进行充电。充电前必须检查充电场所的顶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果发现屋顶有裂缝,必须先加强支撑,然后才能组织充电工作。)

2)充电前,综合采矿队负责切断工作面和两个槽的所有电源。瓦检验员必须检测两个槽和爆破位置的瓦斯和煤尘的浓度。瓦斯浓度≥0.5%且煤尘超标时,严禁充电。

3) 充电器放置在专门建造的搭建平台上。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重叠平台必须有坚固可靠的护栏。

4)爆破采用一次性连接、分段爆破;装药顺序为从机尾到机头,从机尾开始每3个炮孔安装雷管段数分别为1段、3段和5段。

5)炸药采用乳化炸药,线圈规格为φ70×500mm。雷管采用煤矿允许使用的毫秒延时电雷管(一、三、五节)。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即炮眼口处两个雷管。它是并联的,炮孔是串联的。起爆方式采用延时电雷管引爆导爆索,雷管引爆炸药。雷管型号为QL-200,装药系数为0.6,炮孔每米装药量为4kg。炮泥系数为0.4,炮土材质为黄粘土。

6) 装料前必须先用勺子将炮眼内的煤粉、岩粉清理干净,然后用φ70×3000㎜、φ70×1500㎜木炮棒清除粉卷、炮将泥浆和导爆索的PVC管装入炮孔中。严禁撞击、挤压。装药包必须被推到孔的底部。炮孔内各装药辊必须相互紧密连接,堆放严密。黄泥一定要填密。装药时或装填密封过程中严禁损坏导爆索。

7)炮孔采用简化间隔方式装药,即连续耦合方式。雷管采用双雷管起爆。两根导爆索延伸至炮孔底部。每根导爆索均由雷管引爆。每个孔处的两个雷管并联,并用木塞固定。爆破母线为2.5mm2专用电缆,必须绝缘良好,爆破孔也串联。导爆索、连接线、母线与雷管之间的连接必须符合要求,并用绝缘胶带缠绕。防爆母线悬挂在空中。

8) 炮孔最外2m处未设置PVC管。直接用黄泥填满。将黄泥用手擀成棒状,用纱布包好。然后将孔推入孔中。密封应严密。必要时使用水泥。药卷密封。

9) 装药后,雷管销必须悬空并扭转。严禁雷管销、导爆索、爆破母线接触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和导体。

10) 在装料过程中,矿井派出瓦检员随时监测o2、co、ch4的浓度。

2。在线

20个炮眼以3个为一组,最后一组为2个。导爆索和雷管用细绳绑住。各孔雷管并联,各孔雷管串联。详细连接方法如图1所示。

3。安全技术措施

1) 腿部电线的连接工作可由熟练且经验丰富的枪操作员进行。焊枪总线(双股)腿线的连接、线路检查和供电工作只能由焊枪操作员操作。

2)从一捆电雷管中取出单个电雷管时,不得用手拉动管体,也不得用手拉动管体。电雷管束应平整并拉紧。从前端电线中拉出电雷管,并扭转每个抽出的电雷管腿的末端。

3)绑扎雷管时,必须防止电雷管振动、撞击、腿线断裂和腿线绝缘层损坏。

4) 电雷管仅与导爆索相连。绑扎时,电雷管腿线端部必须扭绞并短路。

(四)枪支安全技术措施

1。爆破前,综采队在两个槽子上增加了2台排水泵,以增加排水能力,防止爆破后顶板进水量突然增加,损坏工作面设备。

2。必须有专职炮炮射击人员负责射击,现场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环”射击制度。

3。分段爆破的连接线必须提前连接。释放一个节段后,必须降低另一节段。必须由两个人检查不发出声音的盲目爆破,并特别注意顶板的状况。

4。射击人员必须最后离开射击现场,撤离到距离8101云顺500米处进行射击。

5。枪械的钥匙或手柄必须由枪械射击者携带,不得转交给他人,钥匙不得插入枪械内。枪发射后,必须拔出钥匙,必须拆下母线并扭转以形成短路。

6。爆破前,班组长必须清点撤退人数,并在两个风道的出入口处安排保安。所有在回风槽工作的人员必须撤离风门外,综采工作面及值班人员必须参加强制爆破施工。除全体人员外,所有人员必须疏散至8101运顺500外的调车井内。疏散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听从炮火组和现场领导的指挥及时疏散,然后按照上级领导和安全检查员负责核查清点,确认所有人员已疏散至安全地点后,下级领导下达开枪命令。枪手接到开枪命令后,必须发出开枪信号、鸣哨、喊三声,并等待至少10秒。钟声响起后即可发射大炮。

7。如果通电后充电孔不发出声音,射击者必须先取下爆破器的手柄或钥匙,拆下爆破总线,将其扭成短路,然后等待30分钟,然后再沿爆破总线线路进行检查。查明不开火原因,报告强制爆破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再次开火方案,由炮火组再次执行开火任务,直至最终设计的爆破孔全部打完。

8。爆破工作完成后,通风小组将负责安排瓷砖检查员对工作面和回风巷内的CO、CH4和粉尘浓度进行详细检查。确定符合规定后,向爆破领导小组报告,并通知综采队开始正常生产。同时,警报也被解除。

(5)其他安全要求

1。矿压小组应在工作面上每隔10个支架设置一个矿压观测点。班组后续干部要对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两槽及煤岗进行全面检查。矿井顶板首次强制爆破现场监控领导干部要全面了解工作面情况,以便指导工作面首次强制爆破管理。

2。泵站压力达到额定压力31.5mpa,支架达到额定初始支撑力,顶部连接必须平整、严密、牢固。两个平行槽的端部支撑和超前支撑必须按照8101工作面操作规程规定的初始封顶要求进行,并达到额定初始支撑力。

3。停产、搭顶前,将工作面控制距离调整至最小控制距离。

4。升起屋顶时,必须由专职瓦斯检查员对工作面及其上角的瓦斯浓度进行全面检查。只有气体浓度<0.5%时才能进行操作。

5。从初始释放期到第一次加压,工作面采高应控制在3.5m(±100㎜)范围内。严禁任何人擅自降低或升高采矿高度。

6。在工作面的初步准备和装载过程中,严禁任何人擅自提起或移动支架。确需活动时,必须征得值班领导同意后方可操作支架,并将所有人员疏散至安全地点。 。

7。鸣炮时的布防和撤警,必须由值班首发鸣炮领导小组主要领导统一指挥,严禁其他人员随意指挥。

8。放炮前,值班干部必须向调度室报告并请示。经调度机关同意后,方可组织连续鸣炮。

9。爆破结束后,爆破人员、瓦斯检查员、班组长必须首先对爆破现场进行检查,待工作面烟雾散去后,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隔爆、残留防爆灯等情况。离开。检查。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并向调度室报告。